迟来的兴起——欧洲小叶椴 作者:焦自龙(市场部部长) 2017.04.06发表于《园林》
椴树是椴树科椴树属植物的统称,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树种,5000万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息繁衍了。全球有近80种椴树,我国是椴树分布最为密集的国家,从南到北分布着32个椴树品种,林区的野生椴树资源非常丰富。椴树蜜在清朝时是皇家贡蜜,椴树花茶是欧洲人经常消费的饮料,椴木则是珍贵的木材,椴树是世界五大行道树之一,被誉为“行道之王”,其花、叶、果、苞片、树皮、枝条、树冠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园艺观赏价值,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,椴树在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境遇有着天壤之别。
西方神话认为,椴树是上帝对行善之人的恩赐,是平安与幸福的化身。1647年的德国柏林,威廉大公命人在一条沙道上种植了1000棵椴树和1000棵胡桃树,后来胡桃树全军覆灭,而椴树却长盛不衰,这条沙道也成为了至今仍享誉全球的“Unter den Linden”,那时的国人认为西方的椴树就是中国的菩提树,因此,翻译为“菩提树下大街”,并一直沿用到今天。三百年来,“菩提树下大街”吸引无数游人,游憩观赏,洗涤心灵。
椴树在希腊神话中有着与橡树同样尊贵的地位,人们习惯于在孩子出生时栽下一棵椴树和一棵橡树,保佑家庭平安,让两棵树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。在英国,椴树是古林地考核的重要指标,倘若一片森林中没有椴树,则不能评定为是古林地。然而现在全世界椴树古树的数量已经越来越稀少了。17-18世纪欧洲城市景观规划中,椴树被大量用作林荫树栽植。椴树极耐修剪,因此也常被用于立体绿墙和造型树的栽培。
在我国,以省、市或地区名命名的椴树就有7种,它们分别是辽椴、蒙椴、黔椴、湖北毛椴、云南椴、南京椴和丽江椴,这些椴树品种是实打实的乡土树种,在城市绿化中作为主要树种栽植能够增强市民的城市自豪感,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,也更容易被接纳和认可。但事实却是,全国至今仍未发现有任何一个城市以椴树作为主力树种栽植。在为别墅和小区供树时,有业主就直接表示,“什么树都能栽,就是不能栽椴树”,这直接导致椴树无法进入小区和别墅,严重影响了椴树的发展。明明是特点突出的观花型彩叶树,却为何会被如此拒之门外?究其原因,与这“椴”字脱不了干系。
椴树因“椴”与“断”、“短”谐音,一直招致人们的忌讳。“自古椴不制梁,不制供案,不制神龛”,甚至还有“椴木断穆,以其供祖,永绝福禄”的诅咒。因此,凡事都爱图个吉利的中国人,自然接受不了将“不祥”的椴树栽进自家院里。虽然时代在发展,但传统的祸福观念依然根深蒂固,因此,为椴树起个好名字就成了摆在椴树发展之路上的大难题。好在,椴树还有不少别称,在南方,人们称椴树为金桐力。当金桐力这三个字第一次出现在东北工程采购清单上时,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树,但经过一些企业和媒体的宣传推广,人们知道夏花芳香、秋叶金黄的椴树就是金桐力,从此便对椴树少了一分忌讳,对金桐力多了一分喜爱。
欧洲小叶椴原产自英国西部石灰石悬崖和潮湿的林地中,野生状态下树高可达35米。叶近圆形,长2~8厘米,基部心形,顶端骤尖,边缘有齿,叶上面为绿色,有光泽,下面为蓝绿色,光滑,脉腋内有褐色丛毛,秋叶变黄,极具观赏价值。树皮灰色,光滑,随年龄增长变灰褐色并出现裂缝。花淡黄色,有5片花瓣,芳香,最多每10朵花组成一束花序,每束花有5~10厘米长的绿色苞片,花期6~8月,是优质的蜜源树种。果近球形,径4~8厘米,木质,灰绿色,具不明显棱,密被绒毛,果期8~9月。
欧洲小叶椴自引进国内起便一直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关注,不少设计师一直期待着椴树“出山”。最近几年,在椴树联盟的带动下,椴树的发展已经走上正轨,多个椴树品种的育苗工作陆续开展,椴树的嫁接技术日趋成熟,椴树的景观应用也佳作频出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椴树(或者说是金桐力)定能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,生长在公共小区和私家院落中,继续夏花香,秋叶黄,为人们贡献美景的同时,也带去平安与幸福。
|